当前位置:就要爱网站目录 » 站长资讯 » 行业资讯 » 文章详细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来源:海洋目录网 浏览:666次 时间:2019-11-20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天天被手机玩的壹读君 | 彤 子

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的衣、食、住、行、玩样样离不开手机。

美国一项大规模调查中,46%的人表示,他们无法忍受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甚至有人宁愿自己受点伤,也不愿手机受损伤。

然而,我们“深爱”的手机却可能“伤害”我们。

今年11月,韩国崇信女子大学发表在美国《睡眠》期刊上的研究称:睡前长时间玩手机会对健康和心理产生影响,能使抑郁几率上升25%,焦虑几率上升14%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十分尴尬,这个噩耗我们也是从手机上得知的。

这也不是第一个把手机和抑郁相关联的研究,多数研究结果都发现,过度使用手机的人抑郁水平较高。细心的朋友也许会注意到“过度”一词,如果我们合理使用手机,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但是,手机总能牵着你的鼻子走。

你根本放不下手机

现在,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美国一项调查发现,2008年,成年人平均每天花18分钟在手机上;到2015年,他们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已经成了2小时48分钟。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现在,我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更多,智能手机已经成了人类外置的第二大脑,没有手机我们寸步难行,就是这离不开的外置器官,成了人类注意力的“吞噬”。

BVA Orange-Psychologies于2016年中做的民意调查显示,法国人平均每人每天看200次手机,清晨醒来第一眼要看的东西也是手机。56%的法国人经常使用智能手机,36%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对手机上瘾

心理医生兼成瘾问题专家艾伦·弗朗西斯说过:“如果35%的人都患有某种疾病,那么这就无非是人性的一部分。

玩手机确实让我们上瘾,而且这种“瘾”是利用人性,精心设计出来的

早在上世纪末,斯坦福大学的B.J. Fogg教授就设计出了交互操作模型,这个操作模型具有三大要素:

1) 动机(Motivition):行为发生的内在驱动力

2) 能力(Abitlity):个体的能力水平以及付出的成本

3) 触发(Trigger):外部提醒和刺激

而该模型的作用就是让使用者陷入“上瘾循环”,而这个缺德模型运用的就是行为设计学

手机是人类的斯金纳箱

让人上瘾,是行为设计学的终极目标,智能手机则成功实现了这个目标,其效果相当于斯金纳箱。

斯金纳箱是行为设计学里最有名的实验装置,它的发明者是行为设计学的开山鼻祖,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斯金纳箱里有一个杠杆,杠杆旁有个小孔,如果按压杠杆,就会有食物从小孔掉出来。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将一只饥饿的白鼠放进斯金纳箱,白鼠很快就能学会通过按压杠杆获得食物,但它只有在饿的时候,才会去按压杠杆,这显然没有达到上瘾的程度。

于是斯金纳调整了食物供应量,使白鼠每次推动控制杆得到的食物量变成随机的——有时候给一份食物,有时候给几份,有时候什么都不给。结果老鼠像着魔了一样,开始拼命按压杠杆,根本停不下来!

在斯金纳箱实验中:

动机——白鼠按压杠杆的内在驱动力是获得食物

能力——付出的成本是按压杠杆,对白鼠而言非常简单

触发——时有时无的食物供给,则是外部提醒和刺激

通过斯金纳箱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在“触发”不到位的时候,“动机”和“能力”都无法使白鼠痴迷于按压杠杆。Fogg教授也强调过,如果“动机”和“能力”不足,再频繁的“触发”也只是骚扰(发垃圾信息的朋友们,别做无用功了)。

而对智能手机而言:

动机——你喜欢啥,是通过你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用大数据算出来的

能力——为了让你觉得简单,无数程序员头发都熬光了

触发——铃声、振动、小红点、横幅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网络游戏、连续剧、购物APP、社交APP、运动打卡哪个产品都不是“善茬”,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开发商们绞尽脑汁,从管理学、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对消费者围追堵截,智能手机每隔几分钟就会“刷一下存在感”,把我们的注意力紧紧抓住。

如此一来,我们就像“斯金纳箱”里的小白鼠,在开发商们的反复试验中,学习使用手机,对手机上瘾,如果哪天没带手机,我们还会感到沮丧、失落、孤独甚至抑郁,有研究人员用“无手机恐惧症”来调侃这样的我们。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这就是手机成瘾的后遗症。

如此看来,手机简直是“万恶之源”,但是,成瘾失眠抑郁并不是在智能手机诞生后才出现的

过度使用手机和抑郁的因果关系

(注:先厘清一个概念,抑郁和抑郁症是不同的概念,抑郁是一种负面情绪,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抑郁可以自愈,抑郁症需要治疗。)

许多研究结果都发现,过度使用手机的时长与负面情绪成正比。

韩国崇信女子大学在研究调查了160个年轻人睡前拖延情况时发现,造成当代人睡前拖延的主要原因就是手机,这些人睡前玩手机的时长是普通人的5倍,每天比一般人多玩一个小时手机

推迟睡觉时间本身会让失眠的概率上升41%,而睡前玩手机导致失眠的概率高达82%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手机对睡眠的不良影响还包括“蓝光刺激”,有研究发现晚上使用电子产品两小时,就会减少体内褪黑素生成。使人失去睡意,降低睡眠质量。而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是诱发抑郁、 焦虑的关键因素

但同样是睡前玩手机,很多人表示,自己并不会被手机影响。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无论是“上瘾循环”,还是“蓝光刺激”,都挡不住他们的睡意。而那些真正焦虑失眠的人,即使在床上干躺着不玩手机,也不会睡得好。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窦文涛也在《圆桌派》里探讨过抑郁的话题,人是一种越关心自己的情绪问题就越会抑郁的动物。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在你担心手机对自己的健康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时,就已经在为自己制造痛苦了

亚当·奥尔特在《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写到:上瘾的根源其实是心理痛苦

然后人们就陷入痛苦、上瘾、抑郁、更痛苦、更上瘾、更抑郁的恶性循环中。

即使世界上没有智能手机,也总会有其它令你失眠、焦虑、抑郁的存在。

参考资料:

陶舒曼, 伍晓艳, 刘业好, et al. 医学生的自伤行为与手机依赖及抑郁症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6):80-85.

张玥, 张冬静, 熊琳, et al. 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关系:中介与调节效应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 26(06):42-46.

张雨晴, 黄海, 张亚梅, et al.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的关系——自尊和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 v.32(08):92-94.

胡月, 黄海, 张雨晴, et al.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失败的关系: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6):98-102.

马云会, 郭菲, 陈祉妍. 网络与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睡眠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12):89-93.

陈瑞, 管民, 娄江华, et al. 手机依赖症大学生静息态fMRI海马功能连接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38-42.

赵菁菁. 行为设计在移动端效率类软件中的应用分析[J]. 工业设计.

曾红, 郭斯萍. 易感人格的工作记忆特征对药物成瘾的调节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3).

曹建琴, 周郁秋, 张慧. 网络成瘾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22):2477-2479.

https://www.jianshu.com/p/b909c2741ee4

史滋福, 郑凯文, 李波, et al.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在微博成瘾与成就动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 v.32(08):87-91.

玩手机抑郁,不玩手机更抑郁

推荐网站

最新加入网站 TOP5

入站排行榜 TOP5